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
19-9-2008 , 大奇蹟日 ?
18-9-2008 , 大V ?

港股今大幅波動,一度跌逾1300點低見16283,午後受惠金管局 注資逾15億元,及歐美央行 齊 注資增加流動性,大市買盤激作V型反彈,一度倒升逾二百點高見17849。惟經競價時段後,升勢難承,最後倒跌4點,收市報17632,全日成交更高達 1022﹒3億元,為自5月7日以來首破千億元。國指於尾市亦受捧倒升,惟收市走低31點或0﹒4%,收8633,盤中在7789至8819之間上落。
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
轉貼-AIA客戶現恐慌 港府必要時接管
AIA客戶現恐慌 港府必要時接管

【明報專訊】全球最大保險商AIG陷入前所未有財政危機,旗下全資擁有的本港最大保險公司友邦百慕達及友邦香港(簡稱﹕AIA),其保險經紀電話昨 天響個不停,不斷收到客戶對保單的查詢,大多表現恐慌並要求盡快「Cut單」,客戶服務中心也迫滿查詢的人潮,一天之內有800張保單退單。本報記者獲 悉,特區政府 已作了兩手準備,若今早未能從AIG總部的高層得到財政狀况的滿意解釋,政府最快今日採取「非常措施」,包括委任監管人接管該公司的資產。
AIA聲明:資產深厚 業務正常
保險業監理專員張雲正昨公開說,未來兩三日將是AIG的重要時刻,保監會與美國 當局進一步了解,屆時才決定採取什麼法定權力去保護投保人利益。他強調AIA保險業務是與AIG集團分開,AIA在本港及亞太的保險業務財政穩健,資產足夠應付債務及對投保人的責任。張雲正呼籲AIA保單客戶按自己情况作出決定,但不應因突然消息而中斷保單或退保。
AIA昨天發表聲明︰「雖然AIG目前面對短期資金壓力……而我們的資產更相當深厚。我們可向客戶保證,AIG對滿足客戶需要及維持正常業務的承諾不會改變。」
總經理內部郵件安撫經紀
然而,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AIA保險經紀透露,雖然周一是中秋節假期,但已有客戶致電他查詢若AIG申請破產,正供款的AIA保單會否有問題,要 Cut單又如何?他坦言昨早很混亂,手提電話及公司電話響不停,多數是客戶查詢。雖然總經理容佳明發出內部郵件安撫旗下經紀,但仍有多名供了多年的客戶堅 持斷單,他們唯有執行指示,另有客戶情緒較激動,擔心多年儲蓄付諸流水,表示若Cut單後不能取回錢,便會報警求助。
雖然AIA已大派定心丸,銅鑼灣 及尖沙嘴 的AIA客戶服務中心昨日仍人頭湧湧,由於擔心AIG的危機會蔓延至AIA,客戶將一切可移動的資金取走,以銅鑼灣分行為例,最多有近30人在等候。
在AIA買了基金的楊小姐,於5年供款期共投資了30萬美元 ,回報率達50%,本來資金可一直滾存,但她眼見股市不穩定,加上AIG出現問題,昨日特別到中心取消基金,「Cash is king!反正現在無輸錢,AIG有事,AIA又怎會沒事?」
華潤集團 保險顧問蔡中虎表示,技術上AIA保單持有人的權益,將不受影響,但是保單分紅回報或投資相連的回報產品,由於不具任何保證,可能受影響。不過,尚乘財富策劃董事兼行政總裁曾慶璘有不同意見,曾表示,AIA客戶Cut單情况料會持續,主要是客戶信心受到打擊。
友邦亦是強積金 受託人之一,積金局 表示,會與友邦密切聯絡,了解事件進展。由於受託人只是管理強積金資產,即使受託人公司出現問題,僱員的強積金投資不受影響。
另外,消息人士透露,政府已要求AIA加強客戶服務,盡量回覆客戶的查詢。目前,AIA在港承保的保單多達190萬張,而全港各類型的保單約有850萬張。
轉貼自-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080916/4/88xd.html
轉貼-經濟衰退回顧╱1930年 經濟大蕭條 全面性貧窮與失業
經濟衰退回顧╱1930年 經濟大蕭條 全面性貧窮與失業 | ||
自由時報╱自由時報 2008-07-21 06:02 |
編譯羅倩宜/專題報導
發生在一九三○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(The Great Depression),全球工業國家無一倖免,可說是西方工業史上歷時最久、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經濟衰退。
一 次世界大戰之後,美國進入所謂「喧囂的一九二○年代」,生產旺盛,享樂主義盛行,民眾買房買車、炒作股市,全靠借貸。當時貧富不均甚為嚴重,生產力提升帶 來的利潤,全部進了有錢人口袋,一般工資並未增加。熱錢只往股市走,助長泡沫經濟,未能轉化成民生消費力量。經濟繁榮建立在信用過度擴張。
道瓊指數 由高點暴跌八十%
一 九二九年,經濟膨脹達到頂峰,十月二十九日,美國股市崩盤,道瓊指數開盤二九九.六點,一天內重挫二十三%。一個月之後,股市的市值損失近千億,引起全面 恐慌。接下來的三年,股市一路破底;一九三二年底,道瓊指數距離一九二九年的高點重挫了八十%。投資人傾家蕩產,銀行及金融機構也受到重創。全美失業人口 達一千五百萬人,佔全體勞動力的四分之一,全美二萬五千家銀行有近半數倒閉。普遍信心危機致使消費需求更形萎縮,生產停頓。當時流浪人口達二百萬人;失 學、營養不良、飢餓人口不計其數。
經濟困境造成社會氣氛極度低迷,為了逃避現實,好萊塢電影公司在一九三○年代所拍攝的電影幾乎都是場面熱鬧的歌舞片。抒發苦悶的爵士樂也在大蕭條年代茁壯,從小眾音樂躋身主流。
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低估嚴重性,放任市場機制自行修正,行政部門沒有積極介入,經濟衰退愈演愈烈,終於導致全面性的貧窮與失業。胡佛在一九三二年下台,由主張新政的羅斯福接任。
羅 斯福的新政以振興(recover)、紓困(relief)、改革(reform)的三R為主軸,分為兩階段。初上任的百日,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,讓有償 債能力的銀行儘速復業;採行新的貨幣政策,放棄金本位,讓美元貶值,提高出口競爭力;撥款州政府提供貧民救濟;訂定基本工資與最高工時,並廣開公共建設增 加就業機會。第二階段新政則透過立法,確立了美國的社會福利、勞工保險以及公共事業體系。
新政幫助美國走出衰退的危機,GNP從一九三三年的七四○億美元增加到一九三九年的二○五○億美元,失業率也從上任之初的二十五%降到一九四○年的十四%。
大 蕭條在美國引爆後,迅速蔓延到全世界。一次大戰遺留下龐大的債務與賠款,迫使歐洲各國向美國舉債,歐美經濟連動性極高。美國經濟崩盤後,抽回投資和銀根, 歐洲各國也跟著進入蕭條。受創最重的是向美國借貸最多的德國和英國。一九三二年,德國失業人口高達六百萬人,佔勞動人口的二十五%。英國的工業與出口部門 則一路走衰,到二次大戰後才恢復。
助長大蕭條延續並惡化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在一九三○年六月十七日通過的斯穆特霍利法案。由於農業生產過剩致 價格崩盤,為保護本國農產品,美國通過該案對三千多項進口商品課以六十%的高關稅。全球各國立即採取報復,關稅壁壘四起,國際貿易完全停滯。到了一九三二 年,全球貿易總值只剩下不到一九二九年的一半。
一九三○年代的大蕭條除了經濟上的負面影響,也帶來重大的政策轉向。大蕭條之前,各工業國政 府鮮少干預市場運作,但經過慘痛教訓後,政府開始透過各種手段,如稅負、監理、公共建設、社會福利等,在市場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大蕭條也助長了德國及 日本的軍國主義崛起,引爆後來的二次世界大戰。
轉貼自-http://news.yam.com/tlt/fn/200807/20080721683409.html
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
雷曼兄弟破產 全球股市插水
雷曼兄弟破產 全球股市插水

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因尋求買家失敗宣布破產,觸發全球股市插水。美股周一急跌,全日收市道指暴跌達4%,是911事件以來最大單日跌幅。市場預計,事件會觸發新一輪破產潮,美國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...
AIG急需周轉資金 恐數天內倒閉
AIG急需周轉資金 恐數天內倒閉

AIG調動1560億周轉 恐3天內倒閉 急需周轉資金

【明報專訊】金融大海嘯席捲華爾街,繼雷曼兄弟後,美國 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(AIG)可能成為最新受害者。AIG一邊陷入財困,一邊又面臨被降低信貸評級。《紐約 時報》昨稱,AIG正向聯儲局 申請400億美元 (約3120億港元)短期資金。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,一旦信貸評級下跌,將令AIG面對大規模撤資潮;若未能獲得注資,AIG將在「48至72小時內」倒閉。
CNBC昨晚稱,AIG曾尋求股神巴菲特打救但無果。另一邊廂,參與斡旋拯救談判的紐約州州長彼得森則稱,AIG獲特別批准,可動用其附屬公司的200億美元(1560億港元)資本,而另外200億則要透過變賣資產來籌集,但他強調「這不是政府提供包底」。
受信貸危機打擊,AIG在過去3季錄得180億美元虧蝕,財困恐慌令其股價在上周下跌45%,單在周五便暴跌31%。AIG本來向J.C. Flowers等私募基金尋求注資200億美元(約1560億港元)應急,但消息人士透露,J.C. Flowers要求在注資協議中,附加全面收購AIG的條款,令談判以失敗告終。報道指J.C. Flowers提出撥款80億美元入股AIG,並擁有收購AIG餘下股份的權力。
尋求私募基金注資千億不果
AIG董事會推翻有關協議後,6月才上任的董事長韋勒姆斯特(Robert Willumstad)迅速向聯儲局求助,希望聯儲局提供400億美元過渡貸款。花旗分析師尚克格(Joshua Shanker)認為,聯儲局或會向AIG打開大門,因為這並非純屬拯救AIG,聯儲局可宣稱借錢「是為了保障大批房屋按揭的安全,屬公共利益」。
AIG是信貸違約掉期合約(credit default swaps,簡稱CDS)最大承保商之一。CDS是一種衍生工具,反映了一間公司無力還款的風險,買家會用它來對冲一旦交易對手真的無法如期付款的風險損 失。自次按危機爆發以來,AIG在CDS業務損失慘重,累計虧損達250億美元(約1950億港元),其他業務的虧蝕亦達150億美元(約1170億港 元)。根據該公司第2季財務報表,截至今年6月底,其4410億美元(約3.44萬億港元)CDS合約中,578億美元(約4508.4億港元)屬擔保次 按債券的合約。
標普擬調低信貸評級
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周五警告,股價急挫令到AIG融資成本增加,其信貸級別可能被下調1至2個級別。AIG承認,評級下跌,將令公司面臨被購買了 CDS的債券投資者,追討逾130億美元(約1014億港元)抵押品,並可能須向中止合約的投資者賠償46億美元(約358.8億港元)。
AIG今年5月透過發債與發新股集資203億美元(約1583.4億港元),但無法擺脫財困。消息人士稱它正制訂業務重組計劃,可能出售多達200 億美元(1560億港元)資產。市場較關注的是AIG會否出售旗下的International Lease Finance飛機租賃公司,市場相信它可賣得70至140億美元(約546至1092億港元)。《紐約郵報》稱,AIG高層在剛過去的周末,與紐約州官 員、銀行,以及保險業監管人員見面,商討出售曼哈頓地產項目等集資。
「去槓桿化」
上個星期,美股進入熊市,因為按美國慣用的技術指標,杜指從高位跌了20%以上,證明已進入熊市。杜指在上周四美國國慶假前收11,288點,在低位輕微反彈,周五放假無市。
上星期我講到股神巴菲特也有點勞嘈,暗示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要執包袱。美股滑向熊市,股神的旗艦公司巴郡現價每股11.7萬美元(即每股91.3萬港元,這 才是大價股),巴郡由去年12月11日的高位15.2萬美元,到依家已跌了23%,下挫幅度比杜指平均跌幅還要大,這是自1990年以來巴郡股價表現最差 的一個上半年,主要因為該公司一半收入來自保險業務,面對嚴峻的價格競爭,收入下滑,而佢持有的其他股票股價亦顯著回落,拖累巴郡的業績和股價齊插。
美國市場「去槓桿化」
巴郡在2007年大豐收,盈利高達132億美元(1030億港元),包括把5億美元買入的中石油(857)[股價及相關新聞] 股票,以40億美元沽出,單係呢筆交易已獲利35億美元。但77歲的股神在今年2月已開始示警,當時巴郡股價仍處於14萬美元的高位,但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已預告:「派對已經結束!保險業的利潤,包括巴郡的利潤,在2008年會顯著下跌。」
結果股神的預言實現,包括巴郡在內的美股步步下滑,漸漸滑到熊市的水平。巴菲特早前接受了《財富》雜誌的訪問,對美國面對的經濟危機,做了深入分析,他認為美國當前的金融亂局,特點是一個「去槓桿化」(Deleveraging)的過程,這是一個痛苦的歷程。
巴菲特總結今次美國經濟的危機,存在一個很極端的槓桿效應,美國有20萬億美元的房產市場,產生11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,其中很多貸款沒有問題,但也有不 少是有問題的次級按揭。這11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,很多證券化了,在2006年產生了3300億美元再融資,這些錢是來自優質抵押貸款,並不是來自次級按 揭貸款,這筆巨額的衍生資金,透過借貸的槓桿一層層的放大,可稱之為「激勵資金」,對美國經濟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。再加上大量的私募基金投入市場,借錢作 高比例的槓桿收購,把資金效應再放大。
但去年美國樓市泡沫爆破,次按危機浮現,信貸市場緊縮,過去的槓桿消失於無形,不但不能再從樓按證券化再融資衍生資金,現有產品大跌價更令信貸緊縮,金融 機構有錢也不敢借出街。信貸緊縮造成混亂和反常現象,巴菲特舉例,有一種拍賣利率證券(Auction-rate Securities,一種以拍賣方式設定利率的債券),巴郡參與城市保險公司發行這種拍賣利率證券的拍賣,股神的公司出價11.3厘的息價中標,但同一 時間,同一隻債券,另外兩批債券的中標的息價,竟然是9.87厘和6厘,換言之,其他兩批人願意以低很多的息價買入同一樣的債券,可見市場仍然較亂,股神 認為是「不小的反常現象……當人們感到恐慌時,當恐懼佔上風時,或者當貪婪佔上風時,人們的反應跟過去一樣,仍然是不理性的。」
危機漫長 痛苦巨大
樓市爆泡,次按爆煲,信貸款縮,令市場上的資金一下子減少了,2006年有3300億美元樓按貸款衍生出來的資金,即使今年美國政府退稅救市,投放1500億美元資金,遠不如當日的資金額。
股神話:「每個人都說危機將會是短暫的、溫和的,但事實似乎正好相反。你知道,『去槓桿化』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需要很長的時間,帶來巨大的痛苦。」
股神認為金融變得太複雜了,而且金融機構的互相依存度太高,他曾在《華盛頓郵報》董事長格雷厄姆的飯局中,和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討論過這個問題,格林斯 潘話金融機構把按揭證券化變成票據,賣到全世界去,是分散了風險,令風險不集中在美國的銀行中。但巴菲特就認為,做了這些事之後,就將不同的金融機構的償 還債務能力,緊密地扣連在一起,達到一個任何人都不能預料的程度,要評估其風險也變得極之困難,所以才會出現證券行貝爾斯登瀕臨倒閉的事件。
股神又舉例,那些用按揭證券組合而成的債務抵押證券(CDO),本身包含眾多產品,結構極之複雜,如果一隻產品有300頁的招股書要睇,買這些CDO前, 如果要理解它包含所有產品的內容,等如要看75萬頁紙的內容,才能理解一隻CDO的全部,所以根本無人可以理解。所以股神總結,這些產品連大型金融機構都 不能了解其全部內容,普通投資者自然無法了解,所以最好咪去投資。借用股神叫人唔識唔好買的思維,香港好多人投資自己唔識的「累股票 據」(Accumulator),亦係一個好蠢的行為。
散戶投資 唔識唔買
聽完股神講咁耐,只有一個結論,美國金融市場仍經歷「去槓桿化」的過程,無咁快會完。
股神俾投資者的忠告是:第一,即使股民知道整體經濟將要發生甚麼,你仍然未必知道股市將要發生甚麼事。第二,股民無法選到跑贏大市的股票,因為他們可能做 錯兩件事,首先可能買到錯誤的股票,其次可能在錯誤的時機買賣股票。他認為既然股民選股經常犯錯,所以不如買指數基金;至於時機問題,要在別人貪婪時保持 警惕,在別人感到恐慌時變得貪婪。
咪想揀股跑贏大市
聽到這裏,你可能有一個問題,照股神的法則,依家似乎人們感到相當恐慌,現在是否比較適合貪婪一點?《財富》雜誌的記者好叻,佢已代你問鰦呢個問題,股神 亦答得直接:「沒錯,他們正走向那個方向(恐慌的方向),這正是股價下挫的原因,現在買股票,比幾年前更划算,比如說,三年前。」
股神對目前美國經濟睇得幾淡,但講到投資,卻認為股民恐慌時,開始是投資的時機,原因好簡單,他相信美國經濟長期的表現,雖然不是每年、每月、每個星期都 好,但長期來講會好,美國的生產率每年都在提高,這是一個正和遊戲,若果唔信就最好唔好買股了。股神更奉送格言:「投資者被宰殺的唯一可能,是高昂的手續 費,或者試圖揀股跑贏大市。」
股神係美國股市的大玩家,貝爾斯登出事,他也接到電話,問他有沒有興趣收購,但要兩日內決定,巴菲特話自己唔敢認叻,不能在咁短時間內決定,只得放棄。由這個美國股市的大玩家告訴我們,美國發生甚麼事,自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。
股神話美國投資市場「去槓桿化」的過程,無咁快會完,所以我們唔好期望短期內美國經濟大好,股市會馬上變番狂炒的牛市,股市短期內是淡市唔係旺市。巴菲特 的註腳是當市場恐慌時,開始是投資的時候,但要記住,巴菲特是長線投資者,投資期好長,佢買入後可以忍佢跌多半年一年。大家應該記得,早幾年股神睇淡美 金,但係美金要一年後先至下跌。短線客若想一買即中,唔可以跟股神落注。
陸羽仁
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
「十種致富方法——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」
1.利潤再投資
巴菲特在高中時和朋友合伙,買了部彈珠機放在理髮店內,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。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,當他把彈珠機生意 轉手時,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,令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.4萬美元——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(約1100萬港元)
2.不要做羊群
1956年,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,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,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。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 裏,人們還以為他已蝕光,直至14年後埋單,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,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,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「不跟大圍」,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 資,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
3.勿猶豫不決
決定前先蒐資料,但必須找一名要好親朋,督促自己必須在死線期限前下決定。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,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。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,他會說﹕「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,否則我不會和你談。」
4.條件先講清
在一項工作開始前,你的討價還價能力永遠是最高的。當你向其他人提供一些東西、服務時,記得先問清楚報酬。巴菲特這項經驗來自小時候,有次祖父找他 和一個朋友去清理被風雪掩蓋的家族雜貨店,他們兩人花了5小時鏟雪、直到手也凍僵後,卻只獲得合共90美仙,從此巴菲特就記得在工作前要先講好價錢
5.留意小開支
巴菲特最愛投資那些對最瑣碎開支也很在意的公司。他曾投資過一間公司,該公司老闆竟試過拆散一卷聲稱有500格的廁紙,檢查是否足數(最後發現果然不夠500張)。他也很欣賞一名朋友,因為他只把辦公室面向馬路一邊的外牆髹油漆。對所有支出保持警惕,可令利潤及回報更多
6.限制借貸額
巴菲特從沒試過借錢投資,甚至連做按揭借錢買樓也未試過。以信用卡和借貸度日,絕對不會令你變得富有。股神曾收過很多人來信,他們起初都以為可管理 好借貸,最後卻被債務逼得喘不過氣。他的建議是:盡量跟貸款者討價還價,爭取以你能力所及的方式還款。若你沒負債務時,儲些錢來投資
7.堅持與變通
不屈不撓以及足智多謀的小戶,也絕對有機會戰勝那些具規模的對手
8.要懂得止蝕
巴菲特少年時曾試過賭馬。他賭了一場賽事,輸錢了,由於想把輸掉的再賺回來,他把賭注押在另一場比賽上,結果又輸。那次他輸掉了整周的收入。但他自此再沒重犯這錯誤。記緊要懂得止蝕,不要被焦慮感所騙而冒險再試。
9.要評估風險
1995年,巴菲特兒子豪伊任職的公司被聯調局指控聯手抬價,巴菲特之後叫兒子評估一下在該公司繼續工作,可能發生的最好及最壞狀况。他的兒子立刻 意識到,留在公司的風險,遠遠大於得着,翌日就交上辭職信。當你猶豫未決時,問自己「之後又如何?」,能幫你看清所有可能性,引領你作出最聰明選擇。
10.有錢=/=成功
儘管坐擁巨富,巴菲特卻不以金錢來衡量成功。他在06年就將畢生大部分積蓄捐了給蓋茨成立的慈善基金。他也不要以自己的名字,為任何建築物命名。 「當你來到我的年紀,你就會以你想有多少人愛你,以及實際上有多少人愛你,來衡量你人生是否成功。這是判斷你過了怎麼樣人生的終極指標。」